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对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功能的思考

时间:2017-04-28 10:19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lunwenbuluo 点击次数:

  摘要:在转型加速期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从推动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功能方面着手,组织者必须全方位进行资源盘点,基于这个意义,本文着重从适应多元价值观念、选取典型教育功能、把握合理利益原则、积淀丰富的实践成果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功能

  通常意义上,教育功能(EducationalFunctions)指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它往往指教育活动已经产生或者将会产生的结果,尤其指教育活动引起的变化、产生的作用。然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社会生活中具有代表性、先进性和教育意义的事例和行为。社会实践教育功能就是有针对性地运用各种有意义的人、事、活动,启迪参与者思想、激励参与者斗志、引导参与者行为、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为自己认识社会、成长成才积累宝贵经验,最终促进各种有意义的人、事、活动全面进步,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一、适应多元的价值观念

  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的社会背景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认识、思维、眼界及价值取向大大丰富起来。宽松稳定的政治环境、日益开放的国门、飞速的经济文化发展使人们的价值观念越来越趋于多元化。

  毋庸置疑,多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民主、自由进步的程度。但是,正是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对传统单一价值观带来了巨大冲击。当代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体现出独立的个性特征、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由的判断作风。在适应多元价值观念的前提下,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广大同学不因受媒体、企业家、名人、学术明星及往年实践团队的影响不盲目地跟风、吹捧、模仿,而是结合自己的经验认识树立自己的价值体系、判断标准,并据此形成自己的行为标准;第二,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结合个体价值观念,依据特定阶段青年的多元价值观念,通常依靠团队接触社会和市场,引导青年思想和满足其利益诉求;第三,青年一代多元的价值观念对利益的诉求越来越高,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与青年的需要仍有一定的距离,覆盖面及承担的功能有待扩展;第四,青年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热情衰弱,对活动的崇高追求甚至变相成为满足一小部分青年人利益的需要。

  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的发展变化总会使组织的外在环境发生改变。因此,社会实践面对的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如何应对。实际上,同样的问题结合不同情况,给出的方案不尽相同。大体上,我们有三种思路:思路一:统一法。这一思路的前提是承认目前社会实践活动覆盖面还不完整,因本身工作手段还不丰富,所以要团结凝聚青年,甚至工作要立竿见影,可在寻找当前优秀实践项目,特别是符合当代教育功能的特点上下工夫。思路二:协调法。这一思路的前提是从适应多元化的价值理念出发,承认当前青年人的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是同时看到当前青年的思想和行动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之内,广泛关注他们对社会实践的需求。思路三:团队法。指社会实践面对环境的挑战,进行政策调整,对内加强建设,对外积极行动,主动应对变化,特别是集中火力攻破自身的薄弱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青年全身心投入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二、选取典型的教育功能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教育家们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教育来源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与社会生活互相作用、互相促进,强调在实践中把握真理,主张结合社会生活教育。

  目前,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效果有所弱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实践主题选取不尽合理,没有广泛的示范性,从而使社会实践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体现。面对当代青年多元的价值观,社会实践在择取反映其教育功能的典型上却没有反映出这种变化。常常出现一个学校“一个示范团队教育数百团队”的情况,教育功能过于单一、缺乏层次,已经成为社会实践教育功能的流弊。面对日新月异的经济发展,当代社会特点,学校更需要抓住社会热点问题突出其教育功能,如我校围绕深化改革观察(重点观察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向)、科技支农(科技支水,水利人员培训、水利科普讲座、先进技术推广、工程一线指导等有一定技术含量)、国情水情(调研水情为主、探究国情为辅)、美丽中国(生态环保、水环境保护等)、教育关爱(爱心支教、扶贫开发、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等)、政策宣讲(十八届三中全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国梦、核心价值观、河海宣讲等)、校友故事采编(有广泛代表性,包括专家学者、中高级官员、总工、商界精英、一线技术人员、公务员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全民阅读(到村镇、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民阅读志愿服务活动)、青奥志愿服务专题等,还包括打造国家级重点团队、省级重点团队专版、学生骨干队伍专版(青马、1442、学生组织、国防生等)。

  此外,影响社会实践教育功能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指导老师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从大学生的认知规律角度看,在社会实践中,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从抽象思维到实践”的过程,尤其是从事专业调研,如科技支农(科技支水、工程一线指导等有一定技术含量)、国情水情(调研水情为主、探究国情为辅)、美丽中国(生态环保、水环境保护等)更需要专业老师给予过程中的指导,从而对参与同学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人文意识的形成、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尤其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更大的现实意义。

  三、把握合理的利益原则

  马克思主义看重利益原则,曾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批判鲁诺·鲍威尔时写道:“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2]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人们都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自己的行事目的,利益原则尤为凸显。社会实践实际操作、利益原则在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我们如何推动社会实践工作呢?要做好这项工作,盘点目前社会实践中现有的资源总量和资源分配进行分析也是目前实际工作中运用有限资源把握合理利益原则的前提。格伦斯基、克尔博、罗斯曼等人分别提出了六种资源形式: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声望资源及人力资源[3]。

  ——经济资源。指在社会实践中团队能调动的财力多寡。目前社会实践团队的主要经济来源于上级拨款,一些活跃的社会实践团队在活动中能够争取一些社会上公益组织的赞助。但是总体上,力求把握公平合理的经济资源分配,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广大参与者的积极性。

  ——政治资源。社会实践往往在共青团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共青团在我国政治格局中拥有较强的号召力和活动能量。而社会实践组成的团队代表着一个合法组织、一所大学的明信片,在社会中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是社会实践团队的实际地位依赖于它的作为。

  ——文化资源。这是社会实践团队的文化品质及拥有的文化品牌。经过多年的实践累计,社会实践活动拥有较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掌握的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比较少,特别娱乐文化资源不多,故而对青年的直接影响力需要进一步开发。

  ——人力资源。社会实践往往以大一、大二等低年级学生为主力军,在调动的学生干部、青年人数方面较多,但这类学生的社会知识能力储备较为欠缺。由于缺乏经验,参与主体的整体性意识不强,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发挥教师及学院的指导作用。

  ——社会资源。指社会实践活动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网络。目前情况是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团体活动,与其他单位有接触,基本上都是活动中的个人与其他部门建立了联系。同时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网络渠道和团队负责人关联性较大。

  ——声望资源。指社会实践活动在学生心目中和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品牌本身的价值,应当说,当前几乎所有高校中都有社会实践活动,但很多学生还没有形成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感觉,社会实践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仍需要进一步提升。

  综上所述,社会实践活动在政治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社会资源、形象资源方面拥有的资源可以不断挖掘,因此怎么把握好合理的资源分配是引导评价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向标。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一级组织者的资源分配常常与该上级组织本身资源的丰富度,分管领导对社会实践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第二,同一个学校中,优势学院、重点团队本身天然资源多,易利用自身拥有的资源调动资源,而弱势学院、一般团队则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第三,具备优秀学生的团队在团队组建、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成果展示汇报等方面享有更多的机会(如后期表彰中的团队协作、新闻报道、校友故事采编、先进个人等各种奖项)。这些团队会获得上级调拨更多资源,被同行参观,得到许多关注,而工作不到位的团队,由于受到忽略,得不到改进。

  四、积淀丰富的实践成果

  积淀社会实践活动成果是建立在大力宣传的基础上的,因此,将典型选题、结合专业及对有针对性的群体展开宣传攻势,典型事迹报告团巡回报告、扩展影响,在当代社会尤为凸显。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30余年的积淀,在活动内容、活动规模、制度完善、内涵建设和组织形式方面有丰富的发展。

  一直以来,我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了解基层、认识社会,增进对自身专业的认识,使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为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推向深入,河海大学在全国各地与一些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定期组织大一、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到相关单位参加就业实训、社会实践,基地单位给参加实训的学生提供岗位和专业指导。利用这样的实践机会,学生不仅能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养的要求,而且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从而增强完善自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对基地吸纳人才、学校改进模式人才培养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总之,社会实践应结合当代热点,充分运用最新契机“趁热打铁”、强化观念,对广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剥离了课堂理论教学的枯燥承袭,培养了广大学生关注现实的意识,拓宽了实践视野,提高了实践能力。在关注当下社会潮流问题的社会实践中,组织者、指导教师应有效利用这一平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建立行之有效的回访实践基地的激励机制和循环体系,进而发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效应。一方面,通过历年社会实践成果展示,增强大学生对现实的关怀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给他们认识基层、认识社会架设平台。另一方面,丰富的成果展示让学生锤炼了自我发展能力和主动学习能力。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团队精神、挫折教育、计划安排、专业应用、社会需求等,这些深刻的教育更能促进大学生参与意识的增强和潜能的开发。

  然而,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同样需要推陈出新、反思总结。组织者应当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立足点,重新审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整合社会教育资源,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坚持凸显阶段性成果,从小处入手、大处着眼。

  五、结语

  在转型加速期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推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具有显著的时代性。当前高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要加强大学生人文教育学理研究[4],重视开展社会实践。从推动其教育功能着手,组织者必须全方位地进行资源盘点,一方面着眼于资源供给,另一方面注重资源分配。当前社会实践在选题方面存在既丰富又不丰富的两面性,而资源分配呈现调配不平衡的状况,要求我们更科学地使用、开发有限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笔者主张从适应多元价值观念、选取典型教育功能、把握合理利益原则、积淀丰富的实践成果四个方面入手进行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3.

  [3]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温晋峰.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教育的学理探析及具体建议——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590(发布时间:2009-01-21).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相关内容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