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药物铺灸疗法治疗小儿泄泻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18-09-12 13:4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陈淑珍 点击次数:

    【摘要】  目的观察药物铺灸疗法与常规西药治疗小儿泄泻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28例)和西药组(32例)。铺灸组采用中药外敷配合铺灸疗法治疗;西药组口服西药思密达。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铺灸组的愈显率为71.43 %,对照组的愈显率为25.00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药物铺灸疗法治疗小儿泄泻疗效优于思密达,且符合患儿不愿吃药或不愿配合针灸治疗的心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小儿泄泻;药物铺灸疗法;针灸疗法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泻下如水样为主症的儿科常见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尤以夏、秋季为多见。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其中6月至2岁小儿发病率最高。自2007年5月至今,笔者采用药物铺灸疗法治疗小儿泄泻35例获满意疗效,并与思密达对照组比较,发现其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方法简单、无痛苦、不用服药,临床疗效满意,符合小儿不愿吃药或不愿配合针灸治疗的心愿,值得临床推广,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60例慢性腹泻病例均为2007年6月至2008年9月在我院门诊求治的患儿,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11月至2岁6月,平均1岁6月。按照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32例。两组患儿年龄、病程、体质量、性别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考1997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儿科学》[1]制定。(1)大便次数增多,每日3~5次甚或10次以上,色淡黄,如蛋花汤样,或色褐而臭,或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2)有乳食不节、饮食不洁或感受时邪病史。(3)重者泄泻及呕吐较严重,可见小便短少、体温升高、烦渴神萎、皮肤干瘪、囟门凹陷、目眶下陷及腹胀等症。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
  2.1.1铺灸材料
  (1)铺灸药方:苍术、白术、茯苓、山药、葛根、车前子各100 g,桔梗、炙甘草各50 g。以上诸药研末备用。
  (2)洞巾若干条、鲜生姜泥、鲜生姜汁、精制艾绒、95 %酒精、胶布、棉签若干。
  2.1.2铺灸部位
  胃肠穴区:以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下巨虚等处的腧穴及其循行线为中心向左右两侧延伸各1.5~2.0 cm。神阙穴区:以任脉神阙穴为中心、以1.0~1.5 cm为半径所覆盖的任脉气海、阴交、水分和足少阴肾经肓俞等穴。
  2.1.3 铺灸方法
  (1)胃肠穴区铺灸法:患者取俯卧位,将洞巾铺于下肢部只暴露施术部位,棉签蘸姜汁擦拭穴区,并均匀撒铺灸药末覆盖穴区局部皮肤,厚度为1~2 mm。将姜泥做成和穴区大小等同的长方体置于药末之上,长宽和穴区一致,厚约0.8~1.2 cm。再将精制艾绒制成边长为3 cm左右的正三棱锥形艾炷,置于长方体姜泥之上,正三棱锥形艾炷的长度和宽度以略小于长方体姜泥的宽度和长度为宜,棉签蘸取95 %酒精均匀地涂于三棱锥艾炷上缘,点燃酒精便可顺势均匀点燃艾炷,自然燃烧,以有温热感至患儿能忍受为度,待患儿因温度太高无法忍受时,取掉燃烧的艾炷,再换新艾炷,每次3~5壮。最后去净艾炷,保留药末与姜泥,以胶布固定。待其热感消失后,去掉所有铺灸材料,灸疗完成。
  (2)神阙穴区铺灸法:除患儿选择仰卧位外,其余操作均同上。
  每日施灸1次,7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统计。
  2.1.4操作注意事项
  (1)洞巾铺设必须平实,使其紧贴于患儿皮肤,并在铺灸过程中注意检查,若因患儿体位轻微移动造成洞巾褶皱,必须及时纠正,这样既可以避免患儿在施术过程中受凉,又可以防止艾灰烫伤皮肤,所以建议洞巾取材以纯棉为佳。
  (2)艾绒制成边长约3 cm左右的正三棱锥形艾炷时,既可以在施术过程中将热量很快地透达体表,又不至于因热量透达太慢而患儿感到施术部位发凉,也可节约艾绒。
  (3)姜泥的厚度以1 cm为最佳,但临床操作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但应尽量控制在0.8~1.2 cm。
  2.2 对照组
  口服西药思密达,3 g/袋。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用;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用;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连续治疗7 d。治疗期间嘱患儿食用易消化、少纤维和富含维生素食物,禁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及乳制品。
  2.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3疗效观察
  3.1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小儿泄泻的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经治疗7 d,大便次数及性状基本恢复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显效:经治疗7 d,大便次数明显减少(减少至治疗前的1/3或以下),性状好转,全身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经治疗7 d,大便次数减少到治疗前的1/2,性状好转,全身症状减轻。无效:经治疗7 d,大便次数及性状未改变,或症状加重。
  3.2治疗结果
  3.2.1病例脱落情况
  治疗组28例无病例脱落,对照组有2例患儿因不能坚持治疗而放弃。但在统计过程中将此2人当作“有效病例”处理,然后再进行两两率的比较,如此时治疗组较对照组仍有临床及统计意义,则认为治疗组具有疗效优势,否则另作考虑。
  3.2.2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两组疗效比较例(%)
  经统计,两组总有效率χ2=1.339,P=0.312,P>0.05,差异无统计意义,但两组愈显率比较χ2=5.293,P=0.030,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表明治疗组在提高治愈率和显效率方面优于对照组。
  4讨论
  中医学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小儿系稚阴稚阳之体,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且“脾常不足”,易为乳食、生冷积滞所伤而导致腹泻。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泄泻,往往是脾虚湿胜,饮食不化所致,其泻多水便或散乱便,气味酸臭有不消化食物或奶瓣,脉细数,苔白腻或厚,其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因此治疗当以健脾和胃、利湿化浊为主要治疗大法。
  铺灸药方中白术、苍术、山药、茯苓健脾利湿;车前子利水化湿,分利清浊;葛根、桔梗升阳止泻,又可升脾阳,保肺气;炙甘草温中健脾,调和诸药。诸药合用,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共奏健脾利湿、分泌清浊、升阳止泻之功。
  药物铺灸疗法所选穴区中,胃肠穴区腧穴均为足阳明胃经之穴,且又为胃肠之下合穴,有很好的调和肠胃之功效。神阙穴区除了采用神阙穴具有调肠胃、益下元、回阳固脱作用之外,还体现了局部治疗特点,其下是大小肠的解剖位置,药效直接作用病所,充分发挥了姜与艾绒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益气固本之功效,且灸疗具有温通经络、活血行气、回阳固脱、消瘀散结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现代研究认为[2],艾灸时的红外线辐射,既可为机体细胞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必要的能量,又可为能量缺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量;同时还可借助反馈调节机制,纠正病理状态下的能量信息代谢的紊乱,调节机体免疫功能[3]。艾灸在治疗免疫相关的疾病过程中,具有抗感染、抗自身免疫病、抗过敏反应等作用,这主要是通过调节体内失衡的免疫机能实现的[4-5];艾灸具有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我们所以用生姜作为铺灸材料是因为以下原因。 ①较其他灸材(如大蒜、葱)对皮肤的刺激性小,不易发泡,便于病人连续治疗与反复应用。②生姜药性稳定,适宜于铺灸时治疗所有病证。由于其温经散寒、理肺降气和胃作用显著,对一切虚寒病证,更为适宜。③药理研究表明,生姜中的挥发油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很好的发散作用;其姜辣素能促进胃液分泌及胃肠蠕动,并有杀菌消炎、抗病毒、化痰止咳、促进新陈代谢、抗过敏、止痛、增强人体机能及保健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萍芬.中医儿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50.
  [2]杨华元,刘堂义.艾灸疗法的生物物理机制初探[J].中国针灸,1996,16(10):17.
  [3]陈汉平,翟道荡.关于针灸—免疫思路的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1991,10(1):34.
  [4]李京培,阎怀士.针刺抗衰老的免疫学机制研究概述[J].中国针灸,1991,11(6):43.
  [5]张新庚.针灸抗衰老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1989,(10):41.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