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中国城市社区商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社会的整合作用(2)

时间:2013-10-25 15:5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朱颂梅 点击次数:


  (二)城市化促进了社区商业的发展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具体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我国城市化水平起步晚、发展快;基础差,吸纳能力强。三十年的中国城市化进程,每年以1000-2000万的速度转为城市人口,有一亿多农民进城打工。按照中国城市化发展进程,预计到2030年,城市化率达到67%。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大、中城市无论是经过大规模的改造和建设成的现代化城市,还是近年崛起的新兴城市,几乎都出现了市区居住人口大迁徙、大移动的壮观场面。
  目前,全国有6923个城市街道,8.7万个城市社区,全国共建成街道社区服务中心3515个,社区服务站44237个,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50.81%。近年中国30%的住宅配套里,有70%的面积做成了会所、商务、底商、街区、商业中心等形式的社区商业。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每年开工的建筑面积保持在20亿平方米左右,加上老旧社区民房(尤其住宅一层、住改商的快捷酒店、餐饮等)的拆改建面积,国内可称作"社区商业"的服务网点,总面积约在5-10亿平方米上下,相较而言,购物中心在中国的开发总量,总累计不过千万平方米量级;同时,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中,60%以上的城市商业消费及一般性商业活动在社区完成,尤其集中在餐饮、个人及家庭服务等领域。因此,在商业布局方面,各大、中城市的政府已把注意力从市区转向了建设城郊社区商业,随着城市居民的消费阶层的升级换代,为社区商业制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城市化进程给中国社区商业消费行为打上了独特的烙印:首先,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心地段,社区商业消费成为核心商圈的有力补充和延伸,社区消费行为向聚集、超半径、高档次发展。其次,一线城市外延社区、二三线城市大部分社区,社区商业"过渡型"明显,社区消费行为也随之出现了"满足型"、"社交型"、"替代型"等不同类型,消费深度随服务与产品的供应深度同向发展。最后,二三线城市外延及新兴市镇社区,社区消费行为特点由初步尝试向需求普及过渡,具备新型社区商业发展的广阔空间。
  (三)城市商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社区商业整体面临着"规模不适合、布局不合理、业态不齐全、结构不适用、运营管理不规范、整体不和谐"的困境;社区商业网点的布局存在"供给不足、需之未有"、"业态单一、配之不齐"、"规模低效、供之扰民"、"城乡分离、享之不均"等问题。国内的社区商业普遍还带有浓厚的住宅底商的特点,不是开发商持有物业,多半是"打碎了卖"的模式,属于各自为政、自负盈亏。没有整体规划与引导,与国外成熟社区商业模式相比较,还有很大的差距。
  社区商业开发时,除了要考虑其规模、建筑、交通流向、客流量等要素外,还要考虑投资商、经营者、消费者以及市场之间的关系。社区商业良性发展,需要政府、行业、开发商共同努力,前期要有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投入。目前政策扶持基本都还停留在概念阶段,实施细则有待尽快完善;产业政策尤其缺乏,社区商业产业化方向不明朗、投融资手段单一,也是导致开发商被动开发、无持有发展意愿的重要原因。诸此等等,充分说明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深入研究社区商业,总结其发展趋势,对行业理论研究、行业良性发展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
  社区商业发展对社会的整合作用
  社区商业是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社区商业越来越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一项关乎社会和谐、环境宜居、社会保障的重要民生工程。
  (一)社区商业发展拓宽经济发展空间
  1.促进中国连锁经营企业发展。连锁经营作为新型流通方式和组织形式,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有效促进经营社会化、组织规模化、商品及服务标准化、分工专业化、商业现代化目标,在我国零售业、餐饮业和生活服务业等多个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包括汽车、教育培训、房地产、传媒娱乐、酒店、物流、医药、家电、家居、IT、银行、体育健身、美容美发等行业。但同时,从2011年起中国连锁零售企业所处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发生了急剧变化。市场监管加强、零供矛盾激化、企业成本高企、网络零售被广泛认可。零售企业不得不打破传统经营模式,深入社区、服务社区,尝试业态创新,采取多元经营、延伸供应链,"十二五"期间,随着社区商业快速发展及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日益增多,连锁经营行业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2.社区商业促进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受全球经济影响,传统商业模式必然受到严重挑战,随着中国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新的电子商务模式将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在电子商务等新兴商业模式对购物中心、家电卖场等传统商业形成有力挑战的同时,产业链短板已经浮现,即同样是未来发展热点的物流供应链,网上交易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如网站是否真实,货物品质是否一致等,这些都影响到电子商务整体发展。未来只有那些把物流作为其核心价值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掌握其中诀窍的企业,才能在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竞争中取胜。社区商业因其靠近消费终端、有能力通过实体店释放虚拟商业的不真实感、可自由组合"临近物流"资源等显著优势,将物流渠道、商流渠道及信息流渠道进行捆绑,融合、渗透到电子商务企业的各个环节,加紧与主流新兴商业模式的融合,为电子商业提供线下展示、物流配送与分发。
  (二)社区商业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1.社区商业成为再就业工程的重要解困措施。社区商业作为一种市场需求和关联带动能力很强的产业,可以促进商业、饮食、文娱、信息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既可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第三产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行业。我国大中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普遍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各项社会服务的家庭数量占到全部城市家庭的70%以上,说明第三产业中涵盖面极广的社区商业服务市场的潜在需求很大。
  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张,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需求将逐步增加,特别是第三产业将日益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导部门。目前,许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已占就业人数的55%以上。近几年来,在美国新增的2000个就业岗位中,第三产业就占了近70%;欧盟一年增加的就业人员中,第三产业占了61.4%,而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6亿,占全体从业人员的25.7%,对比之下,差距较大。在第三产业中,对于再就业人员来说,最具吸纳空间和最少投资需求的就是社区商业。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7城市调查,我国大中城市所需要的各种社区服务,累计可以为社会提供2000万个临时就业机会,目前尚空缺的就业机会超过1100万个。
  随着就业方式由计划安置转向市场配置,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必然由计划色彩浓厚的国有经济领域转向劳动用工、劳资关系等方面已市场化的非国有经济领域。社区商业以其经营分散、规模一般不大、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等特点,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2.构建了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综合服务体系。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特点和社区商业的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标准,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商业的建设活动进行协调,通过一系列支持政策,鼓励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参与社区商业建设。到城市社区设立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店、餐饮店、洗衣店等各类便民、利民的网点,并逐步搭载便民服务功能,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积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把社区创业就业与发展社区商业经济有机结合起来。鼓励企业采取收购、兼并、特许加盟等多种形式整合分散的社区商业资源,规范社区内的小型门店,实现资源共享,综合利用。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