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应的孤寡老人:L村孤寡养老方式研究(2)
时间:2013-08-27 15:3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唐燕 点击次数:
伴随着家庭规模的逐渐缩小,L村家庭代际关系也从平衡转向失衡,代际交换更多的是理性的、有来有往的平等交换。传统社会和人民公社时期存在稳定而平衡的代际关系,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的代际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具体表现为父辈对子代的责任远远大于子代对父辈的义务,而丧失劳动力的父辈更是没有发言权。
个案1 老人LFZ,未婚,男,72岁。与侄儿一家共同生活几年后,因侄儿媳妇嫌弃其年老不中用。被其赶出来没地住,老人走投无路,只得硬着脸皮向村人寻求帮助,村里一位老大爷帮老人在自己的房屋旁搭了一个遮挡风雨的棚子。数日后的某一天,正好赶上村委书记路过,询问情况才知道老人的处境,尽管村委书记对其侄儿媳妇进行了责问和教育,家族成员仍没有出面管理老人,老人最终来到了福利院生活。
个案2 老人LDC,未婚,男,67岁。1993年左右领养了一个未满周岁的女儿,老人说“辛辛苦苦把这个女儿拉扯大,让她读书。初中没读完就去广东打工去了,基本上没联系,这么些年了连过年都没回来。只有我生病住院那次,才打电话让她寄点钱回来,她寄了400块钱,之后就没啥联系了。”
3.代内关系
L村多数孤寡老人生活史中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青中年时在合作社生产劳动,或在因有劳动力而没有被分家,与父母或弟兄家庭同生活。这就使得老人因为公社体制,家庭资源集中手段的“代内剥削”而在婚姻市场中受挫ii;包产到户以后作为劳动力一直为弟兄家庭劳动,没有自己独立的经济收入,都由弟兄或其媳妇儿掌管经济。当老人年老力衰时,其弟媳或兄嫂便直接提出分家要求。
个案3 老人WD,未婚,男,65岁。父母逝世后,一直与兄嫂一起生活,常年为家里劳作,农闲则与同村人上山出石料,卖给建房需要石料的人家,以此补贴家用。老人无奈的感慨:“以前能(劳)动的时候都还好,最近几年身体不行了,她(嫂嫂)就经常嘀咕这嘀咕那的,不仅要骂(我),还要打(我)勒。在家的日子啊,快别提,想起就呕人。前年硬是闹着要分家,(我觉得)看脸色过日子也恼火,(于是)分就分。分了一间老房子(土坯瓦房),称了400斤谷子,哥哥说拿点生活费再分点包谷(玉米),她坚决不同意,最后嘛做牛做马一辈子”老人哽咽了。
四、孤寡老人的困境
农村孤寡老人的困境表面上看来是家族不再赡养老人,老人离开了乡土熟人社会来到生疏的福利院生活,然而实际上作为老人和家族共同预期的家族养老松弛有着其内在的文化逻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主导的一系列社会变革以及社会转型时期促使了家庭结构的变迁,大致表现为:家族分解削弱长者的地位和权威的同时,家庭(族)观念也逐渐淡化;伴随着现代化进程,农村人口流入城镇造成家庭成员城乡分割,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传统儒家孝文化机制受到侵蚀。社会变迁过程中家庭代际关系逐渐失衡,代际间更多的是平等互惠的交换关系,然而由于这代孤寡老人生不逢时,中青年恰逢集体时代或改革之初少有可支配的资源,晚年又难以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社会保障的城乡二元体制也让老人难有所依。这使得基于传统小农经济社会并依赖儒家尊老敬老文化支撑的家庭养老丧失了依存的土壤和根基,传统的代际“反哺”链条以孤寡老人养老的社会化而开始断裂。
注释:
i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商务印书馆,2002:76.
ii陶自祥.代内剥削:农村光棍现象的一个分析框架——基于渝北S村长子打光棍的调查[J].青年研究,2011(5).
【参考文献】
[1]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3).
[2]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商务印书馆,2002.
[4]郭于华.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J].中国学术,2001(4).
[5]贺雪峰.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J].江海学刊,2008(4).
[6]王跃生.制度变革、社会转型与中国家庭变动——以农村经验为基础的分析[J].开放时代,2000(8).
[7]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M].龚小夏,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8]陶自祥.代内剥削:农村光棍现象的一个分析框架——基于渝北S村长子打光棍的调查[J].青年研究,2011(5).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2863358778、
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