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我国旅游交通类型研究综述

时间:2013-08-28 10:40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宋彦华 高玲玲 点击次数:

  一、我国旅游交通类型研究成果

  旅游交通的研究并不是我国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从1994年以来,我国的旅游交通研究逐渐升温,到2013年,发表了具有一定成果的论文有20篇,但大部分作者把目光放在了旅游交通的基础理论研究和规划研究上而在一些领域比如说旅游交通类型(旅游交通产品)的研究上明显不足,有人从理论上专门论述旅游交通类型,旅游交通类型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

  (1)对某一旅游交通类型进行分析论述,周公宁(1994)对风景区内的旅游交通设施的配置布局进行了研究。张建春、陆林(2002)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过去20年我国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业的发展与旅游业发展的相关性。蒋宁(2000)研究了景区索道的建设,吴彦等(2003)研究了旅游公路的建设要求,崔凤军等人(1997)在研究交通方式时,通过论证旅游交通规划建设理论研究表明火车通达性可以作为判断一个旅游区交通区位优越与否的首要判别因子。薛佳(2001)研究了旅游交通发展的方法措施,对交通工具的选用、基础设施(道路、站点)的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关宏志等(2001)在对国内外旅游交通规划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特点,提出我国旅游交通规划的目标体系,并对在此目标下旅游交通规划的基本理论及方法进行了探讨。

  还有部分学者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对旅游交通项目建设和组织管理提出合理的建议,例如李云清等(1999)对上海周边旅游交通项目的研究,孙睦优(2003)对杭州湾跨海大桥的研究等。在旅游交通工具的研究方面,孙尚志(2003)对长江上游地区的交通运输网络进行了研究,从水、陆、空三方面入手深入分析长江上游地区各种交通方式发展的潜力,并形成基本构想。殷成志等(2004)通过研究旅游交通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长江三峡区域旅游交通的建设目标和规划方案。同时也有学者对城市旅游交通的道路建设进行了富有意义的研究。林哲(1999)对风景旅游城市的道路规划设计进行了研究,认为除了满足道路交通功能与技术要求之外还必须从城市的自然、人文等环境条件出发,对道路进行精心规划与设计。

  (2)专门的旅游交通类型理论研究相对较少。方百寿、张芳芳、张伟(2007)认为旅游交通可以成为旅游吸引物,在这一理念上把旅游交通进行分门别类,把每个类别的优点和缺点及代表工具进行详细论述,可以这样认为,这篇文章是国内研究旅游交通类型最为全面和最为详尽的。赵现红、方相林、陈佩佩(2007)详细论述了河南旅游交通主要的几种类型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如何改善的建议。于行行(2005)将旅游交通分为公路旅游交通、铁路旅游交通、水路旅游交通、航空旅游交通和索道旅游交通等几种方式并分别叙述。张秀发表论文卿(2000)提出在内蒙古的牧区景点可发展利用马匹、骆驼、轿子、勒勒车等特种旅游交通工具这样,既可方便老弱病残旅游者,又可使游客体味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体育和民俗风情丰富旅游内容,满足不同游客的游乐需求。周新年、林炎(2004)主要分析了我国主要的五种旅游交通方式,季令等(1999)认为旅游交通是旅游产品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的合理规划、组织、管理、服务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提出铁路在旅游交通系统中的地位,依赖铁路所提供的产品是否能满足人们对旅游的需要。以及保障其顺利实现的措施。陈小君(2011)以海南岛为例,提出海岛旅游交通的设计理念,提出适合海南岛资源特征的近岸岛交通模式。张芳芳(2013)分析特种旅游交通吸引物竞争力内涵和提升器竞争力途径。

  二、研究的薄弱环节

  在研究内容上,大部分作者把目光放在了单个旅游交通方式的研究上,而从理论上研究旅游交通类型或把旅游交通方式的进行详尽的分类这些方面研究明显不足。在研究的方法上大部分学者采用的还是定性分析、现状描述的方法而在定量分析、模型预测等方面却很少有所发展,即使少部分学者运用了量化分析的方法也大多是其他领域模型的生搬硬套不能很好的适用于旅游交通的研究。

  三、今后的研究方向

  (一)完善研究内容

  关于特种旅游交通的研究还不够,这应该成为以后这一研究领域的重点。特种旅游交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应该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一起来做,甚至当做一种旅游产品来开发。其次,要对旅游交通工具进行专项研究,为旅游车船的研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另外,把握信息时代旅游交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同时加强智能交通体系研究,和各种旅游交通工具有效结合。

  (二)加强量化研究

  在对基础理论进行定性分析描述的同时还要加强量化研究尤其是实证方面的量化研究。主要加强对旅游交通方式的量化模型、旅游车船研发的量化模型以及特种旅游交通工具的吸引力量化模型。要建立真正是基于旅游的各类量化模型,而不仅是对其他领域数量模型的修改为旅游交通的量化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公宁.我国风景名胜区内旅游设施功能布局初探[J].中国园林,1994,(39).

  [2]关宏志等.旅游交通规划的基础框架[J].北京规划建设,2001,(6).

  [3]季令,李云清.上海铁路局旅游交通营销对策[J].上海铁道科技,1999,(3).

  [4]林哲.浅论风景旅游城市道路规划设计[J].规划师,1999,(2).

  [5]张秀卿.内蒙古旅游交通的现状及发展途径[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0,(5).

  [6]赵现红,方相林,陈佩佩.河南旅游交通发展战略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

  [7]方百寿,张芳芳,张伟.论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交通和开发[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8]于行行.旅游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分析[J].山东交通学院学报,2005.

  [9]张芳芳.特种旅游交通吸引物的竞争力分析[J].潍坊学院学报,2013,(13).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