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2)

时间:2015-12-26 15:25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东刚 点击次数:

  建设全方位的哲学社会科学社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高尚情操、锤炼意志品质、塑造良好人格方面的重要作用,把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帮助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重点扶持立足实践、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对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推进高校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等合作建设咨询型智库,推出系列发展报告和政策建议,以扎实有力的研究成果服务于党和政府的决策。大力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面向社会开设“高校名师大讲堂”,开展“高校理论名家社会行”等活动,组织动员名家大家撰写高质量社科普及读物,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科学理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众人文素质。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推进文化科技创新的新要求,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其它学科交叉融合渗透,在发展和壮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方面取得新突破。

  建设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条件支撑体系。适应信息化、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强图书文献、网络、数据库等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建设,构建方便快捷、资源共享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条件支撑体系,全面提高保障水平。大力加强高校社会调查、统计分析、基础文献、案例集成等专题数据库建设,推进优秀学术网站建设,加强与现有信息服务机构的衔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打造“高校数字人文”高地。加强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建设,继续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建设一批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推动学术期刊专业化和数字化发展。

  建设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重点培养一批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学贯中西的思想家和理论家;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引领发展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中青年学术骨干队伍;培养一批潜质突出、勤奋努力、志在学术、勇攀高峰、为人正派的青年后备队伍;培养一批管理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科研管理队伍,构建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体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设“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学术交流工作体系。发挥高校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优势,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加强统筹规划,创新思路办法,拓展交流途径,健全合作机制,通过探索在国外和港澳地区合作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面向国外翻译、出版和推介高水平研究成果与精品著作,重点加强优秀外文学术网站和学术期刊建设,鼓励高校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积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等举措,有选择、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

  建设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系。坚持一手抓繁荣发展,一手抓科学管理,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体系,为学术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围绕激发科研活力、提高研究质量,形成指导监督有力、管理科学规范、责权关系明晰、开放合作有序、组织运行高效的现代科研管理体制。创新科研组织形式,健全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研究项目为纽带、课题负责人为核心,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充满活力的科研组织,通过建立高校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科研合作新模式,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加大科研投入,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经费使用效率。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讲授宣传有纪律,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牢牢把握工作主导权,增强工作主动性,切实加强和规范哲学社会科学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学术出版物的管理,加强学术组织、学生社团、互联网络的引导和管理,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政治观点和有害思潮的传播。

  建设教育、制度、监督、惩治相结合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制度,营造尊重创新、宽容失败、尊重差异、包容多样、风清气正的学术环境。将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保护等作为师生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将学术道德表现作为教师聘任聘用、考核评价的基本要求。鼓励开展健康的学术批评,有效防止学风不正、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健全学风建设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可操作的惩处细则,完善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惩防结合、标本兼治的学风建设工作新格局,以优良的学风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建设的行动自觉

  建设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目标已经明确,关键在落实。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求真务实、改革创新,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

  更加自觉地坚持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发展的关键是立足创新,提高质量。一是要增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加深对哲学社会科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重要性的认识,认真思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战略问题,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制定新一轮各地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为抓手,研究制订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发展规划自觉促进发展行动自觉,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二是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和创新为先的理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坚持数量与质量的辩证统一。三是要以激发研究活力为根本,以改革体制机制为动力,围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推进高校建立健全符合哲学社会科学特点、适合校情的分类评价标准,进一步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创新规范科学的评价办法,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真正把质量第一、创新为先的评价导向落到实处,不断推出更多代表国家水准、具有世界影响、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四是要改进资助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更加自觉地坚持以教师为本的核心立场。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发展的核心是坚持研究以贡献为核心、以教师为主体,切实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大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队伍的培训和教育,依托重大研究项目、重点建设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培养造就一批名家大家,一批学术带头人和青年拔尖人才,着力培养青年学术后备力量。培育并长期支持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加强对理论创新和社会服务作出突出贡献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人才的奖励和宣传,定期组织开展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奖和表彰活动,充分发挥奖励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增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荣誉感。要深化科研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重创新能力、重研究质量、重实际绩效的人才选拔和激励机制,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不断优化哲学社会科学队伍。

  更加自觉地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发展必须有长远眼光和大局意识,从时代特征、基本国情、学科特点出发,科学审视和把握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向、发展态势和发展规律,立足全局做好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一是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保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二是要切实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和规律,促进快速发展与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重点领域改革与全面发展的相互协调,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相适应,促进服务国家需求与鼓励个人自由探索的紧密结合。三是按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总体布局,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为使命,进一步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更加自觉地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是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把握阶段性特征和重要矛盾,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各种重要关系。要统筹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统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统筹中、东、西部地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协调发展,统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发展,统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对策研究、跨学科研究、综合研究和战略预测研究的协调发展,统筹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建设协调发展,实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健康发展。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