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创新与策略研究(2)

时间:2016-06-03 14:2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蒋萌 点击次数:


  13 “互联网+”新模式凸显,催生图书馆空间结构转变 模式,指一定专业领域要素构成与结构方式,是科学性、系统性、应用性有机结合,具有稳定、规范与可操作特征。“互联网+”是一个前缀式“复合”结构模式,就其本质而言,决非是数量叠加,而是一种异质化合与转型升华过程,对图书馆空间结构再造极具影响。首先是跨界复合利好。因为“某种活动型式蕴涵着最适价值(最优价值),这种型式或是在任何一个层次上最大限度地、或是在最多的层次上有利于接受者完形和思维结构系统的发展。”[2]在这种模式下,“互联网+”以独有的技术兼容性和功能利他性,将自身能量融注于图书馆,引发空间结构变革。图书馆借助于互联网新一代信息网络与智能技术,全面改革完善提升资源、知识、技术、服务、管理、开发系统,形成一个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空间新生态;其次是融合催化重构。融合是重组变革的催化剂。“互联网+”与图书馆组合,具有战略合作意义,两相融合必将催生空间结构质变。一方面“互联网+”融入,改变了图书馆自繁自养传统空间格局,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新技术赋予图书馆空间改造与提升的合作平台;另一方面图书馆与“互联网+”整合,孵化繁衍出新的空间服务内容,如海量信息、云服务、移动图书馆、创客空间、阅读视听新体验、学习交流互动网络等,为空间重构与发展奠定基础。
  14 “互联网+”新机制形成,驱动图书馆空间体制重塑 体制与机制属于组织制度范畴,就“互联网+”而言,体制是以合作为基础的根本保障制度,机制是由其派生出的带有规律性和功能性的运行方式,两者相互联系,彼此制约,辩证统一。其中,“以互联网为主的一整套信息技术(包括移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等)在经济、社会生活各部门的扩散应用过程”[3]是其最根本的核心机制和动力之源,会对合作者产生深刻影响,以至触及并改造空间关系与结构方式。在此新环境下,图书馆原有体制的改革重构势在必然。一是呼唤开放合作新体制。进入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已是“无围墙”的开放空间(Open Space),面对的是多主体、多功能、多预期共同参与开发的一体化社会大系统,迫切需要改革传统单一集中制,建立多元开放合作制。对外加强彼此对话、联盟协作,对内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外联,为空间再造提供体制保证;二是催生集约高效新机制。数字化、网络传送和海量数据是“互联网+”技术优势和贡献,融入图书馆空间,势必要求压缩时空距离,提升内涵存量,拓展开发疆域,优化技术服务系统。而所有这一切与机制转变和重构密不可分。目前现状是观念滞后,机制欠缺,严重影响图书馆空间再造与多样化发展,迫切需要树立集约高效发展理念,通过制度改革与技术创新,简化运行流程,提高工作服务效率,并形成长效机制,促进空间再造与发展。
  2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关键特征阐释 特征是事物的本质体现,是区别性标志。“创新”是一个以人为本、体制交融、资源共享、技术支撑、协同创新、合作共赢的历史过程,充满了历史必然和辩证法则,具有结构多元复合性、功能多样扩展性和方式移动智能性特征。
  21 结构多元复合性
  所谓多元复合性,是指“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合作主体多元性和结构形态复合性构成的模式框架特征。一是参与主体多元性。多元性是基于“互联网+”多样综合性与图书馆结合的空间特征,为空间要素的互补性和协同性奠定了客观基础。但空间涵盖的所有必要要素结合又不是孤立独行的,而是相互联动,彼此促进的,提供了空间结构协同推进制约条件;二是结构形态复合性与整体性契合。复合性是“创新”结构的外部显著特征,但透过外层看内核,复合是条件,整合才是根本,是要素,关系着体系有机化合与重构。与当前学界热议的“复合图书馆”概念,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表现在方式方法上具有共同之处,如注重传统与现代以及实体与虚拟的结合,使用户既品味“书香”又轻松驾乘网络体验“共享”,区别则体现在无论内涵、外延与层次都有所不同,总体看,一个是概念性框架;另一个是行动性计划。科学把握其结构特征的本质特征与辩证关系,对于增强空间再造思维科学性合理性和提高空间构建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22 功能多样扩展性
  功能决定效能,堪称图书馆战略资源和空间生命。因此,增强完善模式的空间功能是“创新”之核心,其多样性与扩展性构成模式的外溢特征。一是多样性与传承性融通。多样性是图书馆空间发展的趋势,1989年美国学者雷·奥登伯格《绝好的地方》提出“第三空间”新命题,1992年美国爱荷华大学提出了“信息共享空间”(简称IC)新概念,从“藏书楼时代”到“数字图书馆时代”,历经由简到繁、由粗到精、由少到多的演化史。但历史无终结,发展也无止境。当下,“互联网+”将图书馆推上了空间功能拓展与再造的新阶段。未来,“图书馆将既是一座大楼,又是一个界面。”[4]而且还是一个集知识、信息、学习、交流、共享、创新和体验于一体,多功能协调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中心。这种变化不只是空间功能量级的递增,而且是历史传承和时间的持续发展,集中体现在传统实体性与现代虚拟性二度空间契合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空间发展阶段的“新常态”;二是扩展性与有效性统一。扩展性是“互联网+”关键功能和重要特征。从连接走向智能抵达智慧,技术起着驱动的核心作用。现将“互联网+××”新模式引入图书馆空间再造,不仅使“互联网+”扩展性功能得到进一步体现与释放,而且也有助于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图书馆空间格局与服务功能得到优化升级,成为有效推进空间完善且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  
  23 方式移动智能性
  “互联网+”不仅实现服务功能与内容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而且将极大改变发展方式,促进图书馆空间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一是移动性。灵活多样便捷高效是移动技术的优势和特征,它让一切互联成为可能。图书馆与之结合,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互联互通深度融合,无疑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服务即时性,便携性与高效性,随时随地满足读者用户阅读、研究、交流甚至休闲等个体化需求,从而最大化地改变过去我们无论多么努力,大部分我们所提供的服务,还是没有被大多数人所利用的遗憾,有效拓宽图书馆服务空间领域;二是智能性。智能图书馆(简称IL),是在上世纪后期相继出现的“电子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基础上演化生成的升级版新概念。眼下“互联网+”崛起,将进一步促进图书馆空间变革和发展。其中,方式的智能性将得到空前提升,借助“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大数据挖掘整合+智能感应能力等综合技术优势,可以更好地编辑、存储、管理、检索和传输文献数据,为读者提供高度共享的信息资源和生态智能的学习交流环境,从而使图书馆服务空间更具柔性张力和个性魅力。
  3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空间再造模式创新思路探索 在全球化与网络化态势下,空间拓展与竞争日趋演绎为跨界战略。须从图书馆实际出发,更新观念,转变方式,以融合创新为主线,以构建智慧型空间体系为目标,形成空间再造战略新思路。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