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当代哲学如何面对认知科学的意识难题(下)   (3)

时间:2016-03-15 11:04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刘晓力 点击次数:


  因果解释和目的论解释。生成认知进路的核心假定是心智与生命的内在连续性,生命之心既是其内在的自然目的性生成的因、也是它的果。由于自创生的生命系统遵循自组织的循环因果作用,一个自然的目的就是手段一目的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它的目的性不是外在的为适应设计功能及其价值指向的。这种内在目的论既与创世论的外在目的论不同,也与20世纪80、90年代米利肯(R.Millikan)、帕皮诺(D.Papineau)和博格丹(R.Bogdan)提出的‘新目的论”有别。从另一角度看,生成进路学者的这种独特的目的论解释,是否也是某种伪装的因果解释?他们所自称的“生物自然主义”的解释,或者“自然化现象学”的解释是否归根结底仍然是要诉诸自然因果律解释?
  (二)当代哲学面对四个方面的挑战
  本文从“挑战”的视角展开了关于“意识难题”和“解释鸿沟”问题的讨论,认知科学的迅速发展使当代哲学面临着四个方面的挑战,在此基础上值得反思的元哲学问题是,面临挑战,当今哲学究竟有何作为?
  (1)本体论挑战。与认知科学相伴产生的物理主义的诸形态为本体论提供了新的视角,物理学所描述的因果律是否是支配世界的唯一规律?开创裂脑研究的斯佩里所描述的动力系统的下向因果律,或者瓦雷拉、汤普森等生成进路所推崇的动力系统的循环因果律是否是支配世界的另一种规律?物理主义与各类新二元论的一系列争论,是否突破了传统本体论的疆域,需要我们重新审定本体论范畴和问题域、重新勘定本体论的地图?
  认识论挑战。“意识难题”和“解释鸿沟”究竟是本体论难题、本体论鸿沟,还是认识论鸿沟、理论鸿沟、解释鸿沟,抑或仅仅是语义学鸿沟?在如何说明人的意识和意识经验的主观性特性时“心智是涉身的”、“心智是延展的”、“心智是生成的”、“心智是生命之心”的各种观念都以“自然化认识论”自居,那么,自然化认识论的理论前提和纲领究竟是什么,这种认识论与传统认识论的关系如何,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哪些重要的理论资源?
  道德哲学挑战。今天有些学者在倡导一种神经伦理学,在道德伦理、自由意志、社会认知领域应用神经科学解释。例如,格林(J.Greene)通过神经科学和道德心理学实验(2008)是否说明了以康德为代表的道义论伦理学是错误的?关于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传统。目前海特(S.Haidt)运用神经科学手段得出了反康德理性主义的说明。这些不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神经伦理学是否构成了对传统道德哲学的突破?神经科学是否能够真正解决规范性问题、回答所有道德哲学和伦理学问题?
  哲学方法论的挑战。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笛卡尔、康德、胡塞尔等,哲学家虽然有过前科学式猜想,但多半是通过建构思想实验以一种先验的、纯思辨的“扶手椅式哲学”探索人类认知和心智的本质。正是自20世纪中期之后,在实证研究的推动下,一些哲学家开始采取自然主义进路,把哲学作为科学事业的延续,试图以自然科学方法研究哲学问题。这种自然主义倾向对传统哲学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随着越来越多地了解认知科学的进展,一些哲学家已不局限在纯思辨的领地里反思认知的本性,而且也不甘心仅仅追随科学家进行所谓“事后之明鉴”式的哲学反思,开始与科学家一道参与经验研究以拓展认知理解的疆域,哲学的作用也体现为哲学家在认知科学中的多重角色地位。认知动力学理论的倡导者范戈尔德(VanGelder)生动概括了哲学家在认知科学中的角色,把哲学家比作认知科学领域的拓荒者、建筑监理、制图师、档案管理员和牛虻等等。哲学家不仅使用澄清概念和哲学论证的方法,也会充分借鉴历史研究的视角。那么,今天是否又添加了一重新的角色,即进行哲学实验的实验员?
  目前这场“实验哲学运动”似乎正在引导着心智与认知哲学方法论的变革,一些哲学家像科学家一样,开始引入心理学问卷调查、计算机虚拟仿真实验和大脑神经科学实验来面对传统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等问题,神经哲学、神经伦理学、实验哲学、自然化现象学等名目繁多的哲学方向也应运而生,那么,这些自然主义哲学的前途究竟如何?
  我个人认为,科学与哲学具有不同的疆域,在心一身问题上,科学家研究的应当是意识产生的机制,是在研究心理过程和行为能力,以及实现这些能力的物理、生物、神经基础的意义上研究心智;哲学家研究的是心智的形而上本质,是在心灵与身体、以及心灵与世界、心灵与人的关系的意义上研究心智。哲学家并不需要提出可以被经验证实或证伪的科学假说,哲学更多的是进行概念澄清、分析论证,以及站在历史视角对于科学研究的基本假设的考察、批判和反思。在进行心智研究和理论说明时,科学家与哲学家往往使用相同的词汇但研究的目标和意义却并不相同。反之,哲学问题不可能完全交由科学回答,神经科学更不可能担负起哲学的全部重担,回答包括永恒真理和终极价值的所有问题。
  只要人类认知的机制还在探索中,人类心智的本质还是未解之谜,哲学家仍然大有作为,哲学并不会因为认知科学家实证研究的推进而完全失去自己的疆域,哲学家大可不必变身为神经科学家和人工智能专家。但是,在认知科学这个巨大的交叉学科共同体中,哲学家明智的选择应当是,更多地了解科学家的工作,并且与认知科学家并肩作战携手共进,提出新的理论、方法和概念框架,尝试正面解决“意识难题”。当然,以上的讨论是在“挑战”的视角下,从“意识难题”和“解释鸿沟”问题出发所做的元哲学的反思。这种反思目前还是论纲式的和概略的,深入而系统的问题研究还需要精致的概念分析、严谨的逻辑论证,同时也需要深邃的历史眼光。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