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信息中心网络发展研究综述

时间:2015-12-26 15:22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吴超,张尧学,周悦芝 点击次数:

  摘要: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Networking,ICN)已经成为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的新热点.从众多研究成果中及时地总结ICN的优势与不足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石.尽管现有ICN综述文献已经对其体系结构做出较为详细的总结,然而,它们并没有充分地讨论TCP/IP网络体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ICN必要性之间的关系,而这影响到未来ICN的重点研究方向.文中首先论述了应用ICN体系结构解决当前网络体系结构中已有问题的必要性,将ICN的关键问题、结构构成、关键技术等进行了梳理,从现有ICN方案中整理出信息命名、路由技术、试验平台等关键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文中进一步讨论分析了ICN与现有的协同缓存系统等技术之间的关联与差异.论文最后分析讨论了ICN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以及有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中心网络;未来互联网;网络体系结构

  1、引言

  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支撑现代社会发展与技术进步的重要基础.近十年来,计算机网络在规模上呈现出惊人的扩张,无论在网络接入方式还是网络角色定位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极具意义的创新与改革.然而在整个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过程中,TCP/IP体系结构的核心地位却基本保持不变.TCP/IP体系结构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十分简单地将子网络链接到当前骨干网络中,并且具有简洁的结构,能够有效地承载多样化的物理链路层与应用服务层的发展.

  尽管TCP/IP结构的优势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然而它也给网络体系结构带来了新的问题.Akhshabi等人指出网络内部协议之间的竞争关系使得计算机网络协议栈呈现两端粗、中间细的沙漏结构.通过对影响协议栈沙漏模型的因素进行分析,他们认为当前网络结构的细腰出现在IP网络层.Jacobson等人的研究验证了Akhshabi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因IP网络结构而出现的网络细腰已经成为阻碍当前网络应用层发展的重要因素.IP网络细腰的出现限制了计算机网络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随着移动接入、普适计算、分布式信息处理、海量流媒体等新的应用的发展,当前TCP/IP结构的计算机网络性能开始趋于极限.TCP/IP网络细腰对计算机网络的性能限制已经成为当前一个不可忽视的紧急问题.

  人们在解决TCP/IP网络细腰带来的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能够从演进式发展(Evolution)与革命式发展(Clean-Slate)两个方向研究未来网络的体系结构.一方面以IPv6等为代表的演进式发展提倡在现有的TCP/IP协议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协议内容不断改良,对现存的问题进行优化,通过打补丁的方式令网络能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另一方面,以命名数据网络(NamedDataNetworking,NDN)等为代表的革命式发展提倡不再遵循现有网络的设计原则,重新设计网络体系结构并综合考虑可扩展性、动态性、实时性、可靠性、高性能以及易管理等需求.过去的研究主要将目光放在了演进式发展上,希望能够在现有基础设施中不断完善当前网络体系结构.尽管演进式发展直接解决了计算机网络中的大部分问题,并极大地提升了计算机网络的综合性能.然而,演进式发展的本质特点却带来了一种打补丁式的循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如此,演进式发展在解决当前紧急问题的同时还往往会带来新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革命式发展的可行性,试图通过推翻现有网络体系结构的方法构建全新的未来互联网络.近年来,人们提出了许多革命式网络体系结构方案.在这些方案中,信息中心网络(ICN)被认为是一个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对信息传递需求的新型网络体系结构.ICN采用以信息为中心(Information-Centric)的通信方式替代现有的以端为中心(Host-Centric)的通信方式.在现有的网络使用模式中,信息传递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讯方式中数据位置的重要性被逐渐淡化,相对于信息数据物理或逻辑位置而言,用户更加关心的是信息数据内容本身.网络的使用模式已经由传统的Host-Centric逐渐演变为Information-Centric.因此,ICN的出现能够较好地满足人们对以信息为中心的通讯方式的需求.ICN摒弃了传统以IP为细腰的网络协议栈,采用以信息名称为核心的全新网络协议栈.ICN采用信息名称作为网络传输的标识.因此,IP地址失去了原有的作用,部分情况下仅能够作为一种底层的、本地化的传输标识.尽管ICN结构中信息名称成为新的网络细腰,但是全新的网络协议栈能够实现网络层解析信息名称、路由缓存信息数据、多播传递信息等功能,从而较好的解决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扩展性、实时性以及动态性等问题.ICN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在这些方面日益增加的需求,进而填充了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研究的目标蓝图.

  尽管ICN为网络发展带来新的契机,但是现有的大部分ICN方案通常严格地要求所有终端主机和网络路由器支持ICN网络协议、添加内容存储路由器以及支持内容名称路由.这就需要改变大部分已经存在的网络基础设施,造成不可忽视的成本开销.为了提高网络性能而将现有基础设施推翻重建并不具有较大的可行性.目前已经有相关工作试图在尽可能减小开销的前提下增量部署ICN体系结构.发展兼容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的ICN变得十分有意义.

  从众多研究成果中及时地总结ICN的优势与不足是未来相关研究的重要基石,并能够为接下来ICN的发展指明方向.尽管综述文献阐述了ICN的发展现状与机遇.其中,Xylomenos等人详细地总结了ICN的关键技术以及现有欧美ICN方案的研究进展.夏春梅等人从国内ICN研究的角度出发,对现有ICN关键技术与方案进行了总结.然而他们主要从ICN具体实现方面进行归纳对比,在TCP/IP网络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发展ICN的必要性方面总结的不够完善.他们没有在解析技术、路由技术、数据技术以及试验技术四个方面对ICN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也没有详细地对下一步ICN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同时,目前大部分ICN研究需要重新建设网络基础设施,只有少量相关工作开始研究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基础上兼容实现ICN,相关综述文章在这方面总结也不够完善.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本文首先对现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并完善先驱综述文献中已经涉及的内容,并对它们留有的不足之处做出补充.本文还对ICN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进行归类,并从解析技术、路由技术、数据技术与试验技术四个核心技术层面着重比较现有ICN方案的异同点.最后,本文分析了当前ICN方案与相关技术之间的关联与差异,并对ICN未来可能存在的研究问题做出讨论.

  2、ICN面对的关键问题

  新型网络体系结构诞生之初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当前网络体系结构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尽管经过数十年的飞速发展,TCP/IP网络体系结构仍旧在路由可扩展性、数据动态性以及信息安全可控性三个方面存在难以克服的问题.本节通过这三个关键问题进行简要地总结归纳,进而明确ICN体系结构研究需要解决在IP网络中难以克服的关键问题.

  2.1路由可扩展性

  TCP/IP网络消息传递是基于Host-Centric转发的消息通信模型.在IP网络中,通信链路因路由器能够转发数据包而能被复用.这样通信模型却导致网络中产生的数据流量都将最终汇聚到骨干网络与数据中心接入链路上.近年来,无论是网络流量还是网络规模都呈现爆炸式增加.另一方面,由于路由表难以实现高效率聚合而导致骨干路由表急剧膨胀、网路拥塞等问题日益严重.路由条目的快速增长大大降低了路由的查找性能,增加了路由器的实现开销.网络各方面需求增长速度已经超过摩尔定律与路由器性能提升速度,路由的可拓展性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网络流量的需求.另外,骨干路由器还需要进一步维护到达任意子网络的路由.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TCP/IP体系结构将所有通信流量汇聚到骨干网络上.

  尽管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DistributionNetwork,CDN)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问题.但是,通过在互联网上部署新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来缓存数据、缓解激增的方法不仅昂贵,而且在大部分情况下服务只面向签约用户的特定应用数据.因此,CDN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流量激增带来的路由可扩展问题.因此,从根源上改变传统基于端到端的消息通信模型是解决计算机网络路由可拓展性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

  2.2数据动态性

  便携终端的普及与物联网的发展令网络终端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突出表现在网络终端的动态性显著增加,而不再像早期主要为固定终端提供数据交换服务.然而,网络终端动态性的增强却导致网络数据流量传输路径频繁变化,网络中应用服务在路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不能够保持连续,甚至遭到严重的破坏,进而降低网络服务质量.由于TCP/IP网络体系结构的本质属性,这个问题至今3期吴超等:信息中心网络发展研究综述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例如,IP地址的二重表达性(既表达身份又表征位置)限制了现有网络对终端移动的支持,移动IP的思想令协议栈冗余,处理效率较低.另一方面,端到端的通信模型依赖终端对服务连接维护管理.这种通信模型对性能低下的物联网终端提出了苛刻的要求.

  数据动态性效率低下是目前网络面临的另一个关键问题.而造成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TCP/IP的自身结构特性.因此,减少终端负担开销,令终端节点在移动过程中具有唯一、稳定的标识,并能够适应数据传输路径的频繁变换,是解决当前计算机网络问题的第二个关键因素.

  2.3信息安全可控性

  TCP/IP网络在最初并没有将信息安全隐患考虑纳入在系统架构考虑范围内.而是简单地将网络规模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可控的范围内,由此屏蔽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恶意行为.然而,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最终变为当下这样一个开放、不可控的复杂系统,网络安全威胁因素给计算机网络的开放性与可扩展性带来了极大的限制.在线社会网络(OnlineSocialNetwork,OSN)的出现对网络应用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尽管通过扩展网络协议(如IPSec、SSL/TLS)或采用加密/认证技术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数据通信的安全,但是这些策略却使网络协议栈臃肿不堪,降低了通信效率.另一方面,随着网络中安全设备(如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等)种类与数量的增加,网络开始频繁地检测或抵御安全攻击行为,进一步造成了网络交通拥塞.被动的安全应对策略注定端到端的通信模型无法匹配当前网络对信息安全可控性的需求.

  缺乏信息安全可控性是目前互联网面临的第三个关键问题.而这个问题的源头在于TCP/IP网络体系结构制约了安全应对策略的主动性.因此,需要实现从源头上限制网络攻击行为的发生,确保信息安全.综上所述,当前TCP/IP网络体系结构在路由可扩展性,数据动态性以及信息安全可控性上存在的关键问题限制了计算机网络的进一步发展.ICN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从源头上解决当前网络体系结构面临的这三个关键问题.

  3、ICN体系结构组成部分

  根据ICN需要解决TCP/IP体系结构所存在的问题的功能需求,本节从消息会话模型、内容文件命名、信息数据路由、数据转发策略以及信息数据缓存等ICN结构组成部分重点讨论了ICN体系结构对于未来网络的意义与重要性.这些组成部分的关键点的变化进行了归纳.同时,可以通过分析这些关键组成部分划分ICN理论归类标准.

  消息会话模型基于Host-Centric通信方式;Where会话模型基于Information-Centric通信方式;What会话模型内容文件命名嵌入信息源地址与目标地址层次命名、平面命名、属性命名信息数据路由无层次路由无层次路由或层次化路由数据转发策略根据IP地址的二重表达性转发根据ICN路由中新型数据结构(PIT、FIB、CS)转发信息数据缓存缓存在服务器采用On-path存储方式或Off-path存储方式缓存在中间节点

  3.1消息会话模型

  电话(Telephony)效率高、覆盖广的特点使得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成为全球范围信息通讯技术的标杆.而那时的计算机网络还处在萌芽阶段,核心技术发展并不完善.Telephony以主机为中心(Host-Centric)的会话方式成功引导了计算机网络中TCP/IP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数据传递问题通过相同会话模型得到解决.从此,计算机网络由最初单纯的学术研究网络迅速变为全球通讯基础设施.无论是用户数量,接入设备数量,还是信息流量都出现了惊人的增长.2012~2017年期间,全球互联网用户将由23亿增长至36亿,网络接入设备在相同时间段内将由120亿台增长至190亿台,而全球IP流量将由每年产生523艾字(Exabytes)增长至每年产生1.4泽字(Zettabytes).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对信息敏感的商务活动开始变得网络化并逐渐成熟.摩尔定律(Moore’sLaw)在驱动硬件行业发展的同时,也使得一切设备连接互联网变得更加简单.互联网的接入条件由最初仅允许超级计算机或工作站接入逐渐发展成为市政设施、移动设备、汽车、电气工具、甚至照明开关都能够与之相连通信.网络已经变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门户.人们开始对信息内容(What)越来越感兴趣,而不再关心从哪台终端或服务器(Where)可以获取信息数据.互联网正在向以信息为中心(Information-Centric)的会话方式演变.

  尽管RFC791规范定义了Where会话模型为IP网络的本质属性.然而,这种Host-centric会话方式却依旧被使用来满足当下Information-centric的需求.这就要求用户不仅需对数据内容敏感,还需要对数据位置敏感.但是,用户并不具有数据位置敏感性,只能依赖路由表大范围的查找数据资源,而后才能获得数据.难以令人满意的查找效率使得IP网络中Where模型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用户对互联网服务质量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屏蔽Where模型带来的不便捷.Gritter和Cheriton与Carzaniga等人在十年前抛出了采用What模型替代现Where模型建立信息中心网络的思想火种.如何采用What模型来替换现有的Where模型引导了近十多年来新型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思想浪潮.接下来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在现有IP网络设施与分布式Hash表(DHTs)的基础上实现并证明了What模型的可行性.

  与Where模型不同的是,在What模型中信息内容的名称具有结构化层次性,信息内容被剥离出原有Where模型数据包,信息传递不再依赖位置敏感性.What模型将这种特性直接用于对会话数据块进行命名,从而进一步实现对数据块进行定位,因此任何数据块都能够在网络上具有可寻址性.例如,采用这种方式能够对来自Hulu等流媒体服务商的数据块直接命名,而不需要再将用户端地址与hulu.com服务器地址嵌入到会话数据报头中.因此,在What模型中数据检索通过需求(Ondemand)驱动.与Where模型相比,What模型令用户在选择数据方面具有更多的主动权.尽管这样的模型替换对于沙漏结构是简单、微小的变化,但是它令沙漏的细腰中数据查找策略由IP寻址变为直接查找数据块内容名,这就使得数据本身成为网络中的直接访问单元.综上所述,采用What模型替代Where模型能够突破IP结构现有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