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家庭养老方式下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研究

时间:2014-08-11 14:18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张丹 点击次数:

  摘要:以CHARLS微观数据为基础,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与家庭经济支持、日常照料、沟通联系三方面自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与Spearman相关性检验,并通过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在家庭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家庭的经济支持、日常照料、沟通联系之间存在显著关联,获得家庭经济支持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要高于未获得家庭经济支持的老年人,缺乏家人日常照料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要低于得到家人较多照料的老年人,与家人的沟通联系较为密切的老年人有着相对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关键词:家庭养老;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二项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8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8-0079-04

  引言

  长久以来,家庭养老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养老方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受文化的影响,由家庭来实现对老年人的赡养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发生了变化,工业化、现代化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快的节奏,家庭所发挥的养老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与此同时,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变得更为多样,除了经济上的支持、生活上的照料之外,还包括了精神上的满足等多方面需求。在当前大力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如何兼顾好老年人多元化需求的满足,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分析家庭养老方式下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助于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家庭养老方式和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对于深入理解现阶段的养老问题,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内心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庭养老方式的产生、变迁及挑战

  家庭养老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庭一直是老年人享受晚年生活的主要场所。随着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变化,养老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成为了一种社会问题。在探讨家庭养老方式之下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问题之前,首先应对中国家庭养老方式的变迁和发展加以了解,以求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

  中国家庭养老方式的产生是与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态、君主专制制度和儒家思想相互关联的。首先,小农经济为家庭养老方式的形成提供了土壤。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形态表现为老一辈人通过在土地上耕作为子女提供经济上的支持,等到自己老去,再由子女承袭下土地,继续通过务农的方式养儿育女,照顾老辈,这种以土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依附关系维系了家庭养老方式。其次,君主专制制度对家庭养老方式起巩固作用。在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中,诸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已渗透到了每个家庭之中,子女从属于长辈,大臣从属于君王,子女须报答长辈的养育之恩,大臣也须回馈君王以忠诚。受到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影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得以巩固。最后,儒家文化中的孝的观念维系了家庭养老方式。结合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来看,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在古代,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孝”包含的意义甚广,人们把孝敬父母的人称为孝子,把爱护家庭、尊敬兄长的行为称为孝悌,把思念祖先、祭奠老辈的人称为孝孙,把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和磊落的品质称为孝义等。可见,孝的观念渗透到了中国人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对家庭养老方式的传承起到了纽带作用,也为社会观念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家庭养老方式所处的大环境已不同于往日,在社会经济、家庭结构和文化观念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为家庭发挥其养老功能带来了挑战:首先,城市化、现代化影响家庭发挥养老功能。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增速,中国的养老问题日益严峻,城市化、现代化的使得人们生活的压力增加,节奏加快,人员的流动速度提升。新的社会经济为年轻人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与小农经济时期不同,现在的子女不再受限于长辈对于资源的控制,子女与老年人异地而居的现象较为普遍,家庭对老年人的照料上所发挥的功能比较有限。其次,家庭结构呈现出小型化趋势。计划生育制度的实施使得家庭成员数目减少,弱化了家庭的养老人力资源。当前阶段,“421”形式是主要的家庭结构形式,中青年群体对于子女和长辈的照顾负担较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家庭养老功能的发挥。最后,孝的文化观念受到冲击。作为家庭养老方式的伦理基础,孝的文化观念在新时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随着个人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消费主义等意识形态的普及,传统的敬老爱老的观念有所弱化,不履行赡养义务、遗弃或虐待老年人的现象时有发生,道德上的失落使得家庭养老的功能受到了抑制。

  当前阶段,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老年人所获得的来自家庭的照料较为有限,在人口老龄化增速的背景之下,如何缓解日益严峻的养老问题,应对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所面临的挑战,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内心需求、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是研究养老问题所应关注的重要方面。从养老问题的实际出发,对家庭养老方式下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情况加以分析,将有益于加深对于上述各方面的理解,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简称 CHARLS)所提供的数据为依据,该调查走访了全国150个县、区,对10 257户家庭进行了访问,覆盖了17 708位个人,在多层次调查的基础上广泛收集了数据,评估后的结果表明该数据在信度和效度上有着较高的质量,能够作为中国中老年群体的代表。本研究从CHARLS微观数据中选取了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样本2 356个,对家庭养老方式下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

  (二)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描述性分析与模型分析相结合,探讨在家庭养老方式下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状况。通过Excel 2007软件对CHARLS微观数据进行整理,选取出2356个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样本建立数据库,再使用SPSS 20.0软件,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和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1)描述性分析

  通过描述性分析对变量的分布加以描述,利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对家庭的经济支持、日常照料、沟通联系三方面变量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在获取SPSS20.0软件的分析结果后,判断各变量在一定的显著性水平下是否相互关联。

  (2)模型分析

  在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回归模型对变量间的数量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所采用的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为:

  ln

  =β0+βixi

  在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家庭经济支持、日常照料、沟通联系作为被解释变量,在对其设置虚拟变量后引入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参照类的设置来体现各个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贡献的差异。

  2.研究假设

  基于上述分析和设计,本研究提出以下四点理论假设:第一,在家庭养老方式下,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与家庭所提供的经济支持、日常照料和沟通联系呈现显著关联。第二,能够获得家庭经济支持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要高于无家庭经济支持的老年人。第三,能够得到家人更多日常照料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要高于家庭日常照料较为缺乏的老年人。第四,能够与家人保持较好的沟通联系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要高于缺少与家人间的沟通联系的老年人。

  3.变量描述

  研究中的变量定义及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参照类(如表1所示):在自变量方面,将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设置为二分变量;在因变量方面,从家庭经济支持、日常照料、沟通联系三个方面对家庭养老方式进行具体体现。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