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试论流动儿童班级“家文化”建设

时间:2013-11-16 11:17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王虹 点击次数:

  流动儿童,这个随时代发展而孕育出来的特殊群体,从1995年被提出至今,关注度就未曾消退。众多学者透过流动儿童这个群体引发出系列思考,比如教育公平,义务教育体制机制,教育机会均等等。已有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政策呼吁及相关宏观问题解决的引导上,学校教育内部相关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学校课程开发、学校文化建设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等微观方面的研究更是微乎其微。实际上,针对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需要切实地从学校教育内部着手,其中,流动儿童班级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将班级文化建设打造成"家文化",旨在班级营造"家"的氛围,建立家庭式亲密关系,让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感受到家的温馨以及"家人"的关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流动儿童增强社会适应性、学习适应性以及心理适应性,有利于流动儿童更好、更快地融入"新"教育。
  一、以爱为流动儿童安家,重视"家文化"
  流动儿童是指"6至14周岁(或7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1]。受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他们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存在方言障碍、学业负担沉重的问题,有自卑、猜疑、封闭等心理[2]。家庭的经济社会地位等相关因素也会导致流动儿童产生不安、焦虑、自卑、恐惧等心理,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容易在流动儿童与他人交往,特别是与同伴交往的心态中体现出来,如:不愿意与人交往,害怕与人交往[2]。对流动儿童而言,班级就是除了家以外的另一个"家",教师和同学就是除了父母以外接触时间最长的"家人"。将班级文化打造成"家文化",对流动儿童的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鉴于流动儿童在新环境中所遇到的系列问题,望通过家文化建设过程逐步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教学最基本的活动单位,是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接触的地方,其中班级文化是班级的核心与灵魂。它是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看似无形却无处不在地影响着学生。班级文化作为群体文化,是班级成员共同价值观念和心理意识的集合体,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由此形成的家庭观念以及家庭伦理关系深刻地影响和规范着人们在社会当中的言行举止。这些观念和伦理关系久而久之就积聚成为一种文化,我们谓之"家文化"。"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关怀、接纳和共生,其灵魂是爱。班级"家文化"创建的价值在于让流动儿童以及当地儿童携手融为一家,让流动儿童在这个城市、这个班级体会到家的温暖,以此更快地增强对陌生城市的适应性,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教育理念正在回归人、回归教育的本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怀、接纳和共生势必成为当今时代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关怀中接纳,接纳中共生。由诺丁斯的关怀理论所引发的关怀教育就是要师生之间架起关怀的桥梁,学生彼此体验关怀的温暖。教师要切实地尊重和信赖学生。学生之间的关怀类似兄弟姐妹的关怀,渗透在生活和学习的细节中。当地儿童不经意间表现出的关爱也会让流动儿童有家的温暖,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表达爱,如何彼此关爱,在家的氛围中浇灌并享受关爱,关怀的同时彼此接纳。家文化理念下的班级接纳不管高低贵贱、聪明愚笨,都是被无条件接纳的,这种无条件源自师生的关怀与包容。流动儿童所需要的正是家文化理念下的班级中所倡导的接纳与被接纳,家文化的接纳是双向选择,仅仅班级、城市儿童以及教师接纳了流动儿童是不行的,还需要流动儿童同样地接纳他们。彼此接纳才能在关怀与接纳中共生,共生的过程亦是彼此磨合的过程,在爱的氛围中磨合成为一家人。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思想进行交往、合作、协商,教师、流动儿童、当地儿童与班集体达成不离不弃的共识,彼此相互依赖,共同成长。
  二、和谐班级氛围,彰显"家文化"
  班级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个体各方面的发展。家文化要求塑造和谐的班级氛围,基于流动儿童的特殊性,让流动儿童在体验中切实获得家的感觉,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感受到家文化的熏陶与呵护。让流动儿童以及当地儿童两个群体携手融为一家,以此更快地增强流动儿童对陌生城市的适应性,促进自身更好的发展,正是家文化的价值所在,也是和谐班级氛围的价值所在。
  和谐的班级氛围,顾名思义,即美的班级环境、均衡协调的班级气氛和情调。班级环境和情调的塑造表现在班级物质环境、精神以及制度建设中。物质环境建设即可见的教室的装饰;制度建设即班级制定的成文的规范条例用以规范班级管理;精神建设即需要感觉的文化气氛和情调。整个和谐班级氛围是以物质环境为依托,制度为保障,在班级精神熏陶下通过班级主题活动体现的。而制度、精神以及主题活动渗透又会通过物质环境的创设展现出来,它们之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1.班级精神
  班级精神是班级家文化建设的核心,主要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等,主要表现在班魂、班名、班训、班歌等的制定及能够凝聚班级团队意识、反映班级精神的活动过程。班级精神的力量主要是通过班级创设的氛围、形成的价值观感染和影响班级成员,是内隐的,深层次的,看不到的,部分内容则会通过物质环境建设体现出来。为流动儿童有效融入新教育而设计班级精神,需要围绕家文化这个核心进行。如将班魂确定为"相亲相爱"、"不抛弃不放弃"等等,让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能感觉到自己将要为班级兄弟姐妹承担相应的责任;班名设计,突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浓浓的兄弟情,如"爱之家"、"温馨港"、"乐之园"等,让人听了就容易产生归属感的名字;班训设计,旨在激励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为了做到对彼此的"不抛弃和不放弃"要倍加用心和努力;班歌设计,最好可以让孩子自己作"词"作"曲",重点并非强调专业化,而是儿童共同的参与,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