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鉴别 论文检测 免费论文 特惠期刊 学术答疑 发表流程

历史地段保护和更新的原真性研究

时间:2016-01-07 15:16 文章来源:http://www.lunwenbuluo.com 作者:殷帆,刘鲁,汪芳 点击次数: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历史地段面临着新的需求,旅游活动的进入便是其中一种。通过对原真性概念的阐释,分析了原真性在遗产保护和旅游活动的实践运用中出现的几种类型:即客观主义原真性、建构主义原真性和存在主义原真性。并以历史地段作为研究对象,从其主体、客体和时间三个要素切入,结合原真性进行分析。在对相关历史地段的调查、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应原真性的层次,提出了历史地段在旅游活动中的更新类型,即:活态博物馆型、实景舞台型和城市客厅型。

  关键词:历史地段;原真性;旅游视角

  历史地段蕴含着集体记忆,保存着宝贵遗产。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历史地段面临新的需求,旅游活动的进入便是其中一种。各个历史地段的状况大相径庭,有些保存完整,有些只余下符号和片段。如何根据各自特点进行保护、更新或适应,实现原真性不同程度的保存,从而延续地方文脉、保存地域特征,并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实现有机更新,已成为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

  对于遗产的保护和更新,“莫让遗产变遗憾”和“莫让遗产变遗物”成为具有代表性的两种观点,反映出遗产的原真性从丧失殆尽到静态僵化保护的两个极端。本研究尝试从历史地段的主体、客体以及时间三方面,借鉴遗产领域的原真性概念以及在实践中出现的三种类型的原真性理论,不仅关注客体中物质和非物质的保存,还尤为关注主体的需求、行为和价值观,把它和客体作为同等重要的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考虑时间要素所引发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由此,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历史地段原真性提出因地制宜、有所区别的处置方式,希冀给地段增添空间魅力,并激发活力。

  1、原真性概念的阐释

  1.1概念的诠释与发展

  原真性,即“Authenticity”,从词源的角度来看,是“权威的”(authoritative)和“起源的”(original)相组合,源于中世纪的欧洲,早先用来指宗教经本及宗教遗物的真实性。《韦伯斯特大学辞典(第9版)》(Webster’sNinthNewCollegiateDictionary,1983)对“authentic”词条中的解释,包含4个关键词:“authoritative”(权威性的)、“factorreality”(事实或真实)、“trustworthy”(值得相信的)、“original”(原初的)。

  作为遗产领域的基本概念,1964年通过的《威尼斯宪章》奠定了原真性对遗产保护的重要性。1994年在日本奈良召开的有关原真性的国际会议(NaraConferenceonAuthenticity)上提出要关注遗产的原真性,这为遗产保护实践中区分和阐释人类的集体记忆做出了重要贡献。文脉随着时间推进而不断演变,对文化遗产价值的判断也要依赖各种各样的信息来源。《威尼斯宪章》只是提出“要将古迹和遗址的原真性充分地传承下去”,而《关于原真性的奈良文献》完整阐释了原真性的概念框架,指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原真性,对文化遗产价值和原真性之间的判断要放在所属的文化背景中来考察,这使得原真性的概念逐渐丰满。1996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美国理事处在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起草了一份关于原真性的区域性声明,并在“美洲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原真性”

  国际研讨会上通过了《圣·安东尼奥宣言》(DeclarationofSanAntonio),强调整体特色与传统的维护比物质的保护更为重要。

  世界遗产委员会制定的《实施世界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OperationalGuidelinefortheImplementationoftheWorldHeritageConvention)也明确指出,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必须经受“原真性检验”(TestofAuthenticity),2005年版本中更是将原真性和完整性放在一起,强调了对其的衡量、检测和判断标准。自此,原真性从理论层面进入到操作层面,成为国际公认的文化遗产评估、保护和监控的基本因素。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与交流中,原真性概念及原则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2有关原真性实践的三种类型

  有关原真性实践的讨论主要见于遗产的更新开发,以旅游领域最为突出。国际遗产界对有关遗产的旅游提出“非原真性”(inauthentic)的批评。在对这一批评的思考和回应中,旅游学界对原真性的理解出现了三种解读,即客观主义原真性(Objectiveauthenticity)、建构主义原真性(Constructiveauthenticity)和存在主义原真性(Existentialauthenticity)。

  客观主义原真性是指可以通过绝对的、客观的标准去衡量的原真性。布尔斯廷(Boorstin,1961)和马克·坎内尔(MacCannel,1973)[8]认为,可以通过某些标准来测试和评估客观原真性。原真性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独特性,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和地域特色。客观主义原真性的研究出发点是从事物的本质出发,强调事物最本色和最原始的状态。这种原真性研究的视角是基于客体的客观标准。

  建构主义原真性不同于客观主义原真性的最重要一点是:研究立足点从客体属性转向了旅游者的感受,从客体的客观标准转为主体的主观感知和评判。科恩(Cohen,1988)认为,旅游者对旅游客体原真性的判断是根据自身原有的观点和印象,不会受到专家学术标准对这个事物是否具有原真性判断的影响。同时,有一些事物通过复制、仿制或其他技术途径而引入了某些遗产要素和文化成分,从而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原真性体验。那些最开始被认为不是原真的事物,可能随着时间的推进,逐渐被人们所接纳并认为其具有原真性。

  存在主义原真性与前两者原真性研究的视角完全不同,它不是从客体出发,通常与客体本身是否具有原真性毫无关系。由于以客体绝对标准为导向的客观主义原真性不能很好地解释旅游研究中的旅游动机和旅游经历,因此发展出存在主义原真性。存在主义原真性强调主体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旅游者可以通过在有限的旅游过程中被激发的。在这种有限的经验中,游客感觉自我更加真实,相比较平日生活中更容易来展现自我,这些都不是源于旅游客体的真实性,而是因为旅游者从事着与平日生活不同的活动,并从日常生活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它强调的是旅游者的体验,通过某种旅游活动,旅游者感受了自我的存在。

  在三者的关系中,“客观主义原真性”和“存在主义原真性”犹如处于一条连线的两端,而“建构主义原真性”在两端之间滑动。在旅游目标物选择上,三种原真性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对“赝遗产”或“真赝混合遗产”的接受与否。“存在主义原真性”和“构建主义原真性”比起“客观主义原真性”更能容纳“赝遗产”与“真赝混合遗产”。

  2、历史地段组成要素的原真性分析

  从旅游活动的视角来看,由于各个历史地段在资源禀赋、功能现状等方面差异较大,各自对原真性的处置方式亦大相径庭。鉴于此,可从历史地段的客体、主体和时间等三个要素,进行原真性分析。

  2.1客体要素

  历史地段的客体资源包括载体、信息和线索三个方面,即建筑单体、街道形态、空间布局等反映历史面貌的物质遗存载体;民俗民风和传说典故等非物质信息;以及联系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之间的脉络,如水体、构筑物、交通线、城市空间格局以及历史事件或文化主题[11]等,构成解读载体和信息的线索。

  历史地段承载着连贯跨越多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有些集中反映某个历史阶段的文化,有些则集中反映了某种类型的文化。载体原真性体现在老旧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工艺技术、比例尺度、空间组织以及地段整体风貌等方面;信息原真性体现在市井民俗、民间艺术、节庆风俗、民间传说等方面;线索原真性则是对地段形成、发展进行解读的途径与方式,把历史地段散落的信息点连成整体。

  2.2主体要素


  •   论文部落提供核心期刊、国家级期刊、省级期刊、SCI期刊和EI期刊等咨询服务。
  •   论文部落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端专业的编辑团队,可帮助您指导各领域学术文章,您只需提出详细的论文写作要求和相关资料。
  •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联系方式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863358778
  • 论文投稿客服QQ: 论文投稿2316118108
  • 论文投稿电话:15380085870
  • 论文投稿邮箱:lunwenbuluo@126.com

热门排行

 
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15380085870
微信号咨询:
lunwenbuluoli